算一算,我在大學教書也已經進入第十年了,在教書生涯的前八年我直接與學生家長接觸的機會大多是畢業典禮;但最近這一年,我卻多次接到來自學生家長的電話。今晚,我又收到一個大學部學生家長打來的電話。
 
這通電話的起因,是一個無助家長對於孩子不在狀況內的學業問題、學習態度感到徬徨。其實,接到類似的電話,我往往心裡無來由地會想要生氣,這氣憤背後所隱含的情緒很複雜。我的理性告訴我我不是生家長的氣、而是生學生的氣;氣學生為何都已經念到大學、研究所了,還需要家長這樣操心、介入他們的問題、幫他們解決問題、尋找出路。但另一方面我心裡又很清楚地分析,會造成學生如此不獨立、不成熟、甚至不負責的原因,過去長期的家庭保護也勢必難辭其咎。「挖幾西幾ㄟ作剛阿郎,謀奏夠謀幾...(我只是個作工的人,沒出去做事家裡就不會有收入...)」每每聽到家長這種辛苦掙錢、分身乏術的無奈,卻也只能收拾原本就已隱匿的氣憤、轉以投向同情與安慰。
 
跟這個案與個案的家長已有幾次對此問題互動的經驗,「沒有興趣」是我歸結到的答案。在現今「要找到自己興趣」、「要知道自己想要啥」的社會價值觀薰陶下,「沒有興趣」、「這不是我要的」往往成了逃避不如意的理由、或甚至藉口。這學生曾問我,「老師,你為何會對工工有興趣?」說實話,我不知道這問題該怎回答,因為對我而言光問題本身就是錯的(因為我從沒說過或認為過我對工工有興趣→但這不等於說我對工工沒興趣)。「我可以說我對啥都有興趣、也對啥都沒有興趣...;對我而言,我只知道我作了選擇我就該為自己的選擇去努力、承受壓力,等我真正努力了,就會有成就,有成就就會形成興趣,... 你若對一件事沒有興趣,代表你沒有從中獲得成就感,沒有獲得成就感,就要先捫心自問是否自己付出得夠多。」對我而言,先有付出、再談興趣;不該是先談興趣、再考慮付出。
 
昨天中午午餐時,聽著兩個行政單位媽媽對談小一的小孩子期末考試問題時,我插了嘴。「...你擔心小孩期末考試的成績表現嗎?」「... 我不在意,我希望他快樂的成長... 」在這段對話中,我插入了一句話:「...請你務必要在意,你不在意,苦的就是我們這些在大學教書的,就要負責把他們以前早就該學會的重新教起...」這句話雖然在當時看似是一句玩笑話,但其實我是發自內心的。尤其在指導學生過程中,發現自己需要花大部分時間糾正他們更根本修辭問題、基本邏輯問題,而無法專注於專業問題時,那種挫敗不只是學生承受,更是身為老師的難堪。我常會想,到底是怎樣安逸的過去,讓這些根本問題存在到學生的大學、研究所時代?當然,我知道這樣的質問是相當敏感的,所以,我也從不敢開口講出。另一方面,幾年之後,進入職場的學生,我也會成為他們的過去,我也必須檢討我會不會也成為了他們一段曾經安逸的過去?!
 
「經霜柿甜」,隨著社會氣候的變遷,柿子似乎越來越晚熟、也越來越不甜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侯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