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攝影課的第三次外拍實習,與前兩次「人物攝影」不同不同,本次的攝影主題是「田園寫實」,一早就到新埔拍攝師傅打鐵過程以及柿餅製作過程。
 
前幾天,Smallin問我,還喜歡攝影課嗎?我的答案不喜歡、也不討厭,就當是生活的一部份;對我而言,四個月的攝影課就是佔據我週三晚上、以及部分週日的一個課程,從原本的滿心期待,轉為一種生活的常態;雖然不至於排拒,但也沒有當初那樣高的期待。
 
自從換單眼相機後,就比以前花更多時間看網路有關攝影的討論、看攝影的書籍,但吸收進去的,大概不到五成。選擇上攝影課,就是希望補足沒吸收或缺乏的那些內容,希望能更系統化地擁有攝影的基本知識,但我心裡很清楚,我心裡一直認為攝影有標準答案、標準構圖、標準美學,而我想去學的就是這套「標準」。
 
隨著課堂的進行,我的「標準觀」逐漸被摧毀,不可否認地,課堂上提的一些內容,讓我系統化地組織起原本片片段段的攝影概念。但我更期待的是那原本在我心中是模糊答案的部分,希望藉由攝影課讓它變成是清楚的。一些觀念在不同人的說法下模糊觀念有時被釐清、但卻與自己的認知產生衝突;某些觀念在不同的老師觀點下,得到的評判卻是相異的。記得第二次進行人像攝影時,一位老師看了我的照片要我一直裁、凸顯主題、避掉這避掉那,我心裡很納悶,那我們為何要為主題選這麼多背景,經簡化後的背景似乎到處都有。我想,也許是因為人像攝影吧,所以在這種前提下,我重新修正自己的構圖,該避的避、不要有亮點、主題要能跳得出背景、背景不要太複雜。雖然我也發現這樣的畫面幾乎只剩下主題,但當另一個老師經過,撇見我的相機螢幕上的相片時,給了我另一個反思:「你這樣拍起來人很漂亮,但就只是漂亮,就只是你的攝影器材好而已!」
 
雖然,這種觀念上的衝突讓我很徬徨,不知道自己該遵循怎樣的原則,但我其實很慶幸兩個老師對我觀念的摧毀,因為它有機會讓我重建對攝影的新想法。但在我以為我已經找到一條說服自己的思維後的另一堂課堂課--構圖,又重新再摧毀一次我的思維。構圖課老師很直接了當第一開始就告訴上課的學員,他不會教一般書籍上的「井字構圖」、「S構圖」、...等內容。我才更意識到,攝影不但是主很觀的、而且是很個人感覺(雖然常聽到這種說法,但還是真正經歷這一番觀念摧毀與重建後)。
 
以往,我很在意自己拍的是不是夠好,從專業的角度來看評斷是怎樣。但現在,我已經不會再這樣想,我只會在意拍出來的東西跟我預先期待的感覺有沒有落差,若別人能從我的照片裡看到我自己想要表達的感覺,那自己很值得高興;若別人無法用相同方式解讀,那也無妨。而自己也要學著去體會別人照片的感覺,不論自己主觀地認為是好、是壞。
 
失焦的照片也可以是好照片、違背構圖原則的照片也可以創造特色、...;攝影作品好與壞的答案其實自己心裡知道,也只有自己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侯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