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甄試已經開跑,當大學部準畢業生紛紛忙於準備甄試的審查資料時,老師們也得配合忙著撰寫學生的推薦信。
 
寫推薦信是一份耗神的任務,而學生索取推薦信的過程 ,也常常做出讓人哭笑不得、甚至為之氣結的舉動,諸如「不知道老師對我的了解夠不夠,能不能寫一封很好的推薦函(因為成績輸人家,所以想拉高這邊的分數...)」、「不知道老師對我的了解夠不夠,能夠寫出跟別的老師不一樣的推薦信」之類的『請託』,讓寫推薦信成了一種『甜蜜』的負荷。
 
當學生來跟我索取推薦信時,我常不會看學生所附的個人資料(甚至會請學生不用將他的個人資料給我),除非學生索取推薦信的動機是申請獎學金,我才會考慮對方附個人資料。在我的認知裡,需要參照學生簡歷而寫的推薦信,應該只是流於學生簡歷的重點重述或是表達了一些身為授課教師不可能看得到的學生特點,也就是推薦信的內容只會流於形式,而非基於自己對學生的認識所寫出的推薦信。
 
以前,我可以有把握、有能力地寫出專屬於被推薦者的推薦內容,雖然推薦信的格式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我相信大多數被推薦者有機會可以看到我基於對他/她的印象所寫出的推薦內容(不論是來自學業上或生活上的素材)。今年起,我突然發現,每個推薦者對我而言已經成了一個樣,我無法具體寫出專屬於推薦者的推薦內容(除了不同形容詞的堆砌與修課表現的說明之外)我的推薦信也成了眾多形式文件的一個。是自己對學生的瞭解變淺、互動機會變少?是自己在大學部的開課減少?還是自己對學生事務的敏感度降低?
 
我聽說有學生把老師推薦的內容視為Evaluate自己的一個管道;現在我知道,寫推薦信的過程也是老師Evaluate自己的一個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侯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