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常忽略了自己不謙卑的特質。
 
今天跟一位研究室畢業生在MSN上聊求職的狀況。從以前,我就常覺得學生在找工作、找指導教授的過程,不斷地凸顯自己的「堅持」,卻忽略了自己有所堅持的背後,代表的是一種自我優越的「自負」。然而,真正有資格保有堅持與自負的學生,往往是少數的幾位。
 
現今教育很強調要學生瞭解自己要啥、興趣是啥、要瞭解每個要進入的環境、要慎選自己要進入的環境(包括工作、指導教授、校系),每個學生已經變的很有自我的意識、自我的要求、自我的主張(姑且不論這是真的自己的主張,還是被迫讓自己選一個屬於自己的主張)。在很多管道、很多機會,我很常被問:「現在學生素質是不是越來越不好?」我的答案通常是:「現在學生素質沒有比較不好,只是過度聰明,少了以往學生呆呆的傻勁。」
 
以下是我跟這位學生精簡後的對話。也許,我以下的作法會對不起這個跟我對話的學生,但卻是我一直以來想告訴學生的話。但以前往往基於自己某種程度也是利害關係者,講學生找指導教授的過程不謙卑,自己實在也失了立場;只有「找工作」這種機會教育,才能讓長期以來的這種感觸表達出來:
-------

學生說:「某某某面試生管工程師,結果P公司給他的OFFER變成生產線主任,她快氣炸了。」

我說:「公司換不同單位來選人,這本來就是常態。」

學生說:SOGA,但應該講清楚吧?」

我說:「倒也不用為此生氣,重點是原本你要的單位沒有選擇你、有別的單位要你。」

學生說:「我在面試的過程,你都是問我品管的東西我理所當然會認定我是面試這個職務阿,你忽然給我另一個職務的OFFER,我怎麼知道這個工作內容是啥?好歹也再面試一次吧!」

我說:NO!不盡然啊,這點你要往好處想。一來是面試你的主管會轉述你的資訊給別的主管啊;二來你很難確定在場的是只有一個主管而已,他們只是在觀察啊。」

我說:「重點是,你們看待被更換為另一個職務的立場,應該是比被Say No好才對,是代表該公司還有另一個單位要你,或是面試你的主管還願意推薦你給另一個單位。但是你要不要這個機會,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並不覺得需要為此氣結。」

學生說:「這樣想也是,比較正面」

我說:「我覺得為此氣結是很奇怪的情緒反應,難道對方通知你沒被錄取你反而會比較高興些嗎?」

學生說:「老實說啦,我覺得沒被錄取並不會讓我覺得...不高興,因為找工作本來就是看緣份嘛,我也有現在是工作選我的體認」

我說:「正是。生管改帶線代表應徵者的專長還不到適任生管工作,但公司願意要你這個人。至於你要不要這樣接受這家公司,那又是你自己的另一項決定。某種程度,這家公司算是釋出基本的善意,所以我一點都不覺得該惱怒。」

學生說:「你講的也蠻有道理的,把他看作比較友善的打槍」

我說:「我找教職也曾遇過類似的狀況啊,我應徵M校工管系,但卻是M校資管系要了我,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是莫名其妙的舉動,我覺得至少工管系還願意把我推薦給資管系,而我也沒跟資管系面試啊。」

我說:「我覺得會有你說氣結的情緒反應,求職者的心態是『我在選工作』,而非『工作在選我』」

我說:「似乎在講:『我要的是這個工作,你幹嘛給了我另一個』」

學生說:「阿...有道理」

我說:「但若抱持『工作在選我』的心態,理應看到的是公司在告訴自己,你要的職務我們有更好的人選,但我們有另一個職務可以給你,你是否願意。」

我說:「所以表面上,你(們)說你知道是『工作在選你』,但本質上,還是嚴重的『自己選工作』的心態。」

學生說:「嗯嗯...

我說:「若目前你的機會很多,你當然有選工作的資格;但若沒有很多機會,還要保有這種心態,就要有慢慢等工作的心理準備。」

學生說:「嗯  似乎很要不得阿」

我說:「所以我覺得,面對找工作這檔事,你(們)呈現出來的不是一種謙卑;也許,你現在得到的工作機會不多,跟這種少了謙卑的心態有關。」

學生說:「恩...

我說:「也許你會覺得我真的不願意作這類工作、作這樣的配合;那公司其實也很誠實地給你答案,我們真的需要你願意作這檔事、作這樣的配合,所以你不適合。」

我說:「我當然不是要你在面試場合講假話,而是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認事實,說服自己更謙卑地去接受一些其他可能。」

我說:「堅持沒有不對、沒有不好,但是要有堅持的籌碼、或是堅持可能沒好結果的心理準備。」

學生說:「這句說得好...

我說:「但目前你兩項似乎都沒有:有堅持的籌碼、或是堅持可能沒好結果的心理準備;唯一的堅持籌碼就只有清大工工所畢業的事實。」

學生說:「哈  是嗎」

我說:「那你的籌碼是啥?」

學生說:「應該如你所說的  沒有籌碼吧」

我說:「所以關於這點,所謂後段學校的學生,就體認較深,絕對地謙卑。但也很矛盾地,公司卻也常看不上這些學生,才讓你們不夠謙卑的求職人還有機會。」

我說:「其實你()這種求職心態,跟學生找指導教授的心態是很接近的。」

學生說:「會嗎?學生找指導教授應該是絕對的謙卑吧?」

我說:「你確定嗎?」

學生說:「我覺得是阿」

我說:「從你們學生的互動的對話,我看不出啥謙卑的態度;『哪個老師很操』、『哪個老師**』、『...』,但重點是自己又是怎樣的學生呢?」

學生說:「哈哈」

我說:「自己有資格挑嗎?若真有個對自己而言絕對完美的老師存在,自己又有怎樣的籌碼來成為那個老師的學生?」

我說:「同理,老師若對學生挑來挑去,有用嗎?老師自己又有多少籌碼可以尋找完美的學生?

更何況,指導教授若盡挑完美的學生來指導,這樣還有指導學生的意義嗎?」

我說:「總之,我覺得大部分我看到的學生是不謙卑的。若基於研究方向、背景的因素作了取捨,我可以理解、接受;但若基於其他因素作取捨,那我覺得謙卑心不夠。」

學生說:「在我認識的人中,的確有用老師操不操、錢多不多來當考量。」

我說:「當然啦,學生可以有這種堅持,但這種堅持在我看來,絕對不是謙卑的態度。就好像若有老師規定要各校前幾名才收為指導學生的話,也沒人會看不出這種態度是一種自負與驕傲,並不會視為一種「堅持」,而是一種優於他人的自負。」

我說:「同理,學生用各種條件來限制自己尋找指導老師的心態,表面上看似一種堅持,但實質上卻是一種自視較高的態度(雖然自己可能不自知)」

學生說:「嗯嗯,之前跟你聊過,我那時候打擊很大,對於自己本來堅持的這個問題,我那時開始懷疑自己的堅持是不是一開始就錯了?我所期待的生活品質是不是我不應該要求的?」

我說:「我還是強調『堅持』沒有對與錯,但是我發現你或大部分人沒認清這種堅持的本質與後果;很清楚堅持的本質與後果的人,才可以將這些自我限制視為『堅持』」

我說:「有人寧可不汲名利,也不為五斗米折邀,這是一種自我很清楚的堅持。」

學生說:「我對於這種工作的體認,並不是說要有足夠的自己時間但又要苛求他有科技公司的薪資水準,我真的想了很多關於這些事,我不敢說我真的很清楚了。」

我說:「我瞭解,但我也的確看到你的一種『自負』心態(也許你不自知或不承認):就是你怎有資格要求這麼多條件,你不過是個社會新鮮人。」

我說:「我雖曾跟你說年紀輕輕不要就想要貪圖輕鬆之類的話,但其實就是要告訴你:你沒有堅持的籌碼。」

我說:「而我說的『沒有堅持的籌碼』並不是說你不好,而是說,你是只個『新鮮人』」

我說:「我覺得,也許當你真正發自內心地放掉這些堅持時,你反倒容易找到一個符合原本堅持的工作或機會。」

 -------
 
 我們好像常以為自己很謙卑,但我們的行為往往呈現自己內心「以我為重」的自負心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侯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