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老師最常面對挑戰的就是評鑑,要使被負面評鑑的人虛心認為評鑑是公平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的事,甚至是緣木求魚...
 
偶而有學生「委婉」地表示自己在該門課很努力、很用心,但努力與用心卻得不到等同的回報,評鑑的結果不若自己預期或敬陪末座。我願意相信有這樣感觸的學生,他可能相較於自己過去而言是更努力的、更用心的,但不等於他的用心度比其他人高;至少對於一個有機會同時看到所有人表現結果的我而言,對於他所產出的結果,我個人覺得自己對他的評比並不偏差,甚至已經某種程度保留了給對方的一點情面。
 
有一回吃飯時跟一位博士生聊到他在其他學校兼課的狀況。他告訴我,有一回下課時,有位女學生找他諮詢,她認為自己表現很認真但成績卻不好,並對此頗為失意、沮喪。這位博士生告訴我他基於老師的立場,僅能告訴她再多努力點,也許下次就可以有更好的成績。但他心裡真正的OS卻是:「妳這樣叫用心才怪」。對於這位博士生的遭遇,我心有戚戚焉,點頭如搗蒜地加以認同;因為在我自己不算長的教學生涯中也的確常面對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自己心裡很想斥責對方,但基於老師的身份都僅能轉化為較委婉的勸說(即使對方可能還是認為我的勸說頗為尖銳)。
 
國外有許多由一群人逐一淘汰不適者、以選出最後優勝者的節目,如Survivor、誰是接班人、名模選拔等。這些淘汰者往往在被淘汰後需要發表淘汰感言,以旁觀者清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些淘汰者大多咎由自取、被淘汰合情合理、評審過程也尚稱專業公正,但被淘汰者的感言卻常顯露自我感覺良好的態度,大言不慚地認為自己是某些政治性策略下的犧牲品、或認定是因為自己的一些良善特質遭嫉妒、一些次要因素而被淘汰--就好像這樣想可以讓自己的被淘汰不那麼難堪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侯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