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義的老家在嘉義市郊,而且在巷子中的巷子裡;我這樣的描述,以前曾被Robert嘲笑,他說可容納四線車輛的路怎稱巷中巷。但這裡真的只有少數的住戶會經過,並非外來客會經過的地方。
 
今天黃昏跑步時,發現這巷中巷竟然多了一個臨時搭起的店面,賣起符合季節需要的剉冰;除了巷中巷以外,主巷也有新開的冰店與飲料店。這些店共同的特色就是新而單薄,沒有啥耀眼的裝潢,只有簡單的手寫價目表,一看就知道沒有很深厚的經營構思,只是希望賺點微薄的謀生之財。
 
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新竹城隍廟的邊陲地帶。城隍廟周邊多的是歷史悠久的老店(也伴我度過許多週末的三餐),這些悠久的老店你不難在各種介紹美食的節目、書籍看到它們的存在。但除了這些裝潢不講究的老店外,也會穿插一些新而單薄的新店;幾年下來,這些老店因口碑持續屹立,但新店卻一換再換... 上週末我甚至看到一家甜不辣老闆娘鞠躬恭敬地招呼往來的車輛光臨,當時我就跟同行的LMT說,下次我一定要來試試這家店,想試試這樣誠懇的老闆娘,作出來的東西是否等同誠懇(我喜歡試驗的個性又冒出來了),而且我一定得快,否則這家店的壽命可能撐不到我的試驗...
 
四年前剛買新竹新家時,自己一度喜歡下廚,也會到菜市場買菜請三五好友來吃我準備的「大餐」。曾經有一次我很震驚地看到一個半百以上歲數、滿頭白髮的老婦人,駝背且沒元氣地在一旁賣著一籠紙箱的芭樂,這些芭樂都已有嚴重損傷,上面用紙板寫著一顆一元的售價(其賣相可想而知),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東西老太太作一天能賣多少,就算全部賣完,不論成本我想收入可能百元不到。她的子孫又在何方,看到老婦人這樣為生活Struggle相信一定會很難過!
 
我相信,等下次我回嘉義時,老家周邊這些店少說有一半以上會不見...  社會上的確有一群人(甚至不小的一群人),以不算專業但卻又充滿誠意的方式,不得其門而入地在為他們的生活尋找可行的出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侯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