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因為兩個不同的目的,我被採訪。任教的幾年日子裡,我因為各種大大小小的因素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點採訪、釐清、剖析、或是被觀察。

不管採訪者是新聞記者、專業編輯、職員,抑或是學生,都有一個幾乎不變的問題形態:「當初你為何選擇...」、「當初你為何決定...」;想當然爾,採訪者想知道的,不外乎就是我自己作各種選擇、決策的本因。很諷刺的是,我心裡常常對這些問題沒有明確答案,甚至有時為了滿足採訪者,我會硬去揣摩一個可能可以解釋當時下那個決定、作那個選擇的合理原因,希望能藉此讓對方有東西可寫。但推究本因,其實在作許多選擇的當下,自己並沒有那麼明確的因果意圖。

但漸漸地,我不再告訴別人這種官方答案。當別人問我當初作某個選擇的原因時,我的答案已經變成「因為那是個可以讓我比較快投入Action的選擇」。我是個懶於"過度"評估各選擇優劣的人,我一直以為選啥都不重要(如果選擇間的差異真的不算太大的話),重要的是在於選擇之後的行動。耗費太多時間在選擇上,只會減少自己投入Action的時間。我最常被問及的問題就是「你明明從小就立志在大學任教,為何當初沒有選擇出國念研究所?!」以前,我的官方答案是,「我母親不讓我出國」。但其實真正的原因無它,因為國內一直有讓我可以很快再繼續深造的機會,直接一路念上來對我而言是最簡單、最沒有轉移成本的選擇,也是可以讓我持續投入實質Action的選擇。即便我也許可能因為這樣的選擇讓我後續的機會被窄化、阻力增加,那也只代表我作了這個選擇後所做的Action不夠充分,才會導致這樣的後果。幸好,如今我在清大任教(雖然這其實不是我所認定必要的志向),我這個「選擇不等於結果」的論點,還能保有一點基本的說服力。

「想清楚你想要什麼...」很常被拿來告誡學生在作決定、選擇前必須先好好想清楚;也因此,越來越多學生耗費太多時間作選擇、評估各種選擇的優劣,好像這一步若作錯了選擇,人生就將天差地別。「那所以我們就無須耗費太多時間釐清我們想要什麼嗎?」對我而言,這答案也是否定的。「想清楚你想要什麼...」是代表若自己心中有些選擇上的限制或好惡,那就必須夠瞭解自己、在作選擇前就清楚意識到這些限制與好惡,不去作與這些限制、好惡有所衝突的選擇。

但是,現在的狀況往往是人忽視了自己潛意識的好惡或限制,而單純地為了滿足「想清楚你想要什麼」的條件而claim自己的偏好或限制;但那偏好、限制是否真的是不可除去的?在升學口試的場合裡,被口試者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是「你進來學校後想作啥主題的研究?」雖然,我在學生時代的口試經驗從沒被問過這樣的問題,但這問題在我進入研究所前曾被某教授私下問過,我記得當時我回覆的答案是:「我覺得我沒有特別一定得要作哪個主題的研究,我覺得大部分的主題我都願意且應該可以勝任。」而那位老師也沒因為這樣空泛的答案而認定我不夠清楚自己。

有時,我會告訴學生,與其因為「想清楚你想要什麼」而追逐自己的偏好與限制,還不如發自內心地多培養自己的彈性、與對各種狀況的可接受度,發自內心地讓自己的選擇機會更寬廣。「保有彈性」跟「釐清自己」其實並不衝突,自我設限太多的人,是該藉由釐清自己慢慢破除自己的設限,讓自己有更多選擇的可能。

一個選擇的好與壞不在於選擇本身,而是作選擇之後的Action;少點時間作選擇、多點時間作Action,每個選擇都可以是最佳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侯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