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學生時代的同學陸續在職場上扮演管理者角色、自己教過、帶過的畢業生投入職場的人數漸增,我被諮詢「你認不認識***?你覺得他表現怎樣?」之類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多。
 
今天Goldie在上班時丟了MSN訊息給我:「***第二次被REJECT,被我另一個在其他家公司的前同事;還跟我抱怨清大的怎麼這樣啊?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所講的***是我教過的一位大學畢業生。
 
今年過年後的一次大學同學聚餐,我同學開玩笑地跟我說,「你的學生應該很好「用」(雖然這字眼不好聽,但大概知道他的意思),在你嚴厲的荼毒之下。」是的,早先我也以為如此。但當我越有機會跟這些投入或將投入職場的學生互動,我卻發現很多讓我自己很錯愕或甚至失望的面對職場態度。讓我開始質疑,難道研究的要求就只適用於研究,而不是內化為自己處事的態度與要求?!
 
晚上,一邊改著學生定期的進度報告、一邊跟Goldie聊她面試人的經驗與感受(Glodie的部落格還有荒腔走板的履歷http://myhsieha.spaces.live.com/blog/cns!54F0229BBBA6F4C9!469.entry?_c=BlogPart),我們都有一個共識是:一個新鮮人沒有啥籌碼來選擇、期待、要求工作環境;更何況部分個案是根本就沒有選擇機會,卻還對工作挑三減四的,認為兼顧工作與生活是自己的目標、是自己的堅持;但在我看來卻是一個沒有籌碼的人錯估了自己的條件,採用了一個過高的姿態。很糟糕的是,我看到一些個案是在還沒有選擇工作機會的前提下,就已經預先設定了可行的工作範圍,就好像是他在選工作、而不是工作在選他;而這樣的結果,往往是沒有工作機會,然後抱怨工作難找。
 
但這當中我又看到很矛盾的衝突。一個認為有選擇工作的自信的人,卻同時也暴露對自己能力、適應力的無自信。因為過度選擇工作的同時,其實呈現的是自己是受環境影響,而不是自己有能力去改變環境、適應環境;但若真是這樣,又何來有選擇工作的高姿態呢?
 
在我的感受中,求職者與面試者對彼此的期待已經漸行漸遠了。今年過年時,一位大學同學請我幫忙找看有沒有人有興趣加入鴻海到越南去,他給了我兩個要求:「(a) English or any other foreign language skill、(b) Learning attitude and pressure-handling capability. 」我反問他那他們得到的好處是啥,我得到的答案是:「EXPERIENCEs and MONEY in 3 years, not worse than any companies in HsinChu Science Park」。「這樣很模糊,我轉知訊息時會是一問三不知。」,我說。他給我的答案就像學生不自覺流露的高姿態一樣:「Why would a YOUNG graduate student care about their salaries at their FIRST job...? or why SHOULD....? 」「我贊同你的說法。但是,同理,一個公司如何期待一個新人願意遠赴大陸/越南、還要有你說的Skills,而他本身已有更好的機會卻選擇放棄。你的問題我通常會反問學生,但類似的問題我也會反問公司。」這段對話,也許只是個特殊狀況,但也某種程度呈現了從一個公司的立場,一個新人是不該有所求的、也沒有立場有所求的,尤其當這個新人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機會時;任何有所求所凸顯的是一種工作態度的不對,這與現代年輕人自我意識抬頭、追求自我等特性無疑是一大衝突。
 
我跟Goldie說,我已經學著在要求學生的研究態度時,我也要提醒學生這個研究要求與未來工作態度的關係,即便我猜產生的效應有限;但為了減少面對「侯**你教出來的學生怎這副德行?!」之類的質疑,還是得試著作作這種八股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侯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