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研究室學生口中得知,研究室裡報名系上論文競賽的五位學生全都獲獎了...
 
這是各很讓人訝異的結果,至少對我而言。這種訝異並不代表我不肯定這些學生的表現,只是我以為這種比賽或多或少會求一點「均衡」,求得獎組別的均衡、求得獎研究室的均衡、...,也就是求一個「可能比較公平」的結果。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不清楚這比賽的學生參與狀況、評選過程(因為從未涉入評選作業),所以我並無法確定這獎項決定的基準,但基於是第三者評定的結果,我姑且視它為一種肯定。
 
姑且不論作法對或錯、好或不好,在指導學生的過程,我總會有「你們很好、但還可以更好」的心態來改變學生,所以從我口中、回應中,學生不太容易得到正面而直接的肯定(尤其是自己指導的學生)。我會暗示、鼓勵、或甚至半強迫學生(尤其應屆畢業生)參與各種專業競賽,希望每個學生在畢業前都能有機會獲得專業上的肯定(尤其這可能是他們永遠離開學校的最後一個階段);論文口試固然是個肯定的過程,但其代表性總是讓人疑惑,到底口試委員的positive feedback是一種真心?還是一席場面話?
 
終於轟出全壘打了。身為學生的指導教授,我與有榮焉,也很替他們高興,不管研究所生活是辛苦、是痛苦、還是歡樂,至少,在他們完成結束前他們獲得了第三方的肯定(雖然我不確定他們是否在意)。如果進入清大工工所是一種驕傲的話,那麼,結束清大工工所學業前,他們獲得了肯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侯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