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一位大老闆捎了一封信來表達他自己的不爽(這是對方在信中的用字),並在信中使用了「... 沒有品味、沒有誠信,...吃像難看...」的重話。

他時常告訴學生,面對批評與責難時,不要只會惱怒、失望、自信摧毀,不要只會想要澄清、想要辯駁,更不要第一時間只想反批評「對方為何要這樣說...」、「對方根本搞不清楚狀況...」而忽略了看到批評與責難所要帶出的問題點。畢竟,那終究不是在經營自己的過程中所需在意的事。

同事把這封怒罵信轉給他時,他出乎他自己意料之外地冷靜,「其實,從某種角度來看,他說的也不算錯...」、「這某種程度也是我們預期所可能引發的後果(雖然批評算是重於預期,但能招致對方如此重的批評,自己也實有檢討的空間)...」。雖然,他們必須選擇繼續堅持可能招來批評的既有作法,但那時間,他突然覺得批評與責難也不盡然那麼地讓人難堪或惱怒,而意識到那是自己的選擇所必然招致的後果。

「遇到批評與責難,請先冷靜思考批評與責難背後所要凸顯的問題本質,不要被自己一時的情緒主導而選擇惱怒、回辯、失望、沮喪或逃避;問題若能解決的,就藉由這樣的強力提醒,盡力去解決;問題若不能解決或選擇堅持舊有選擇時,就虛心接受批評與責難,畢竟,那本來就是當初在作選擇時所該預期到的結果...」他不斷提醒自己要記得自己也曾多次跟學生這樣告誡過。

他突然想起,昨天學生跟他說:「看到自己報告被下了「問題不少」、「問題仍多」、...的評論時,心裡涼了半截、自信心被摧毀、...」,他不由得苦笑了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侯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